11月24日,我院电子与自动化系付丽琴、刘超两位教师应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分会邀请,参加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及“智能机器人创新创业发展”青年学者论坛。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习近平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11月23-25日三天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大会共分为三个部分:论坛、博览会、青少年邀请赛,论坛由1个主论坛和9个分论坛组成,博览会总面积达22000平方米,集中展示全球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科技创新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荟萃世界机器人研究领域最新成果,融合世界机器人技术最新应用、最新产品。
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科技成果,中国正积极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步伐,机器人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已进入爆发式增长,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5.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1/4,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未来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制造与发展将超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全球各高校正在全面培养机器人科技创新人才,并支持学生迈进机器人产业创业。
24日上午,两名教师进入博览会进行参观,博览会包括:服务(扫地、送餐、娱乐、折纸、跳舞、唱歌、巡逻、情感等)机器人、工业(焊接、搬运、组装、切割)机器人、特种(医疗、航空、航拍、定位)机器人等,日本美女机器人Geminoid F也出席博览会现场,其自由表达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引来无数学者围观,博览会中展示的机器人都是世界机器人产业中的最新技术,也代表着世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这为我院发展机器人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午,两名教师参加了“智能机器人创新创业发展”青年学者论坛,其中以色列机器人协会主席Zvi Shiller断言未来机器人产业会比当今智能手机前景更好,并且主要增长点是服务机器人,现如今工业机器人在机器人市场占主导地位,但未来服务机器人将走进千家万户,每种机器人只完成一个很小的事物,机器人市场资金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想法”。接着,北京大学研究员王启宁、捷克科学技术学会联合会主席Jaromir Volf及韩国机器人学会主席Chul-Goo Kang分别介绍了穿戴式机器人、新材料触碰传感器及柔性机器人,论坛中,香港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田之楠教授从高校现状出发,介绍了香港大学机器人技术的体验式学习,田教授指出不能保证每个年轻人都是创新的,但可以体验式学习,做项目,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到经验和能力,体验跨学科的技术,让学生知道新的技术,投入到项目中去,体验才能推动创新。
机会是留给年轻人的,发展是面向新技术的,要有新技术、新市场、新窗口、新开始以及很好的驱动力,鼓励高校给学生提供机会,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建议高校日后以“产学研用”相结合,支持学生创新,实验室只能验证,需要产业化支撑,而产业更加需要学生的新想法和新技术,在4G迈向5G的时代,传输将不是问题,高校要支持学生的创新,才能让学生找到新的窗口开始创业。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不仅使老师们了解了世界机器人的最新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而且给老师们提供了新的培养思路和教学模式,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创新创业理念相结合,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更好的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电子与自动化系刘超供稿)